淮上区的定位_淮安市定位

hacker|
111

文章导读:

蚌埠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地理概况

地貌质地

蚌埠市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京沪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区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与凤阳县毗邻,南部与凤阳县接壤,西部与怀远县相连。蚌埠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的淮河台坳中部,次级构造单元为蚌埠台拱。该区构造轮廓是以太古代变质岩所构成近东西向的复背斜为基础,背斜北翼为新生代断陷盆地,全区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发育,并有北西向线性构造。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区内地层发育不全,基岩露头零星,地表为大面积沉积物覆盖。岩石地层除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外,主要为侵入岩和变质岩。地貌区划以淮河为界,分为两部分,淮河以北为淮北平原区,淮河以南为江淮丘陵区,呈现北部开阔平坦,南部岗丘起伏之泾渭分明的地貌景观。淮北平原区区域上宏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系呈北西—南东流向,平行展布,地貌上处于淮北平原的南缘;江淮丘陵区区域上宏观地势相对高起,丘陵主要分布在沿淮以南市郊,表现为北东向岗丘起伏,沟谷纵列之手掌状的地貌景观。

蚌埠地区地势最高处为涂山主峰,海拔高度为338.20米,最低处为淮河河漫滩,海拔高度为15.30米。丘陵地带最大切割深度为280米,一般为30~80米。

水文

蚌埠地区地区最大的自然地表水是淮河,自怀远县南湖村东1公里处入境,流经怀远县南端、蚌埠市区北端和五河县南端,在五河县东卡村以东出境,境内全长150.7公里。其中,在蚌埠市区北岸长16.8公里,南岸长28公里,河床宽600~800米,年平均径流量263亿立方米。

淮河以北较大的自然地表水有沱河、浍河、北淝河、澥河、涡河、芡河等;淮河以南较大的自然地表水仅有天河、龙子河等。人工河道有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均位于淮河以北。蚌埠市区较大的自然地表水有北淝河、龙子河和天河。北淝河是淮河支流,境内长10公里;龙子河位于市区东南,河道长10公里,宽300~500米,正常水位时,水深约2米,水面面积6平方公里,已开发成为天然养殖水域,兼为蓄水灌溉的湖洼水库;天河位于市区西南,市区境内长16公里,宽600~1000米,其中湖洼长9公里,形成自然天河湖,水面面积14平方公里,蓄水量2000万立方米。

较大的湖泊有位于五河县的香涧湖、沱湖、天井湖和位于怀远县的四方湖等,其中,沱湖是水产养殖的重点湖泊。

蚌埠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埋藏浅、水质好、储量大,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三个县区。

气候

蚌埠市气候属于温带,位于南端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编辑本段]蚌埠交通

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蚌埠交通便捷,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通八达。

蚌埠港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京沪铁路淮河桥

蚌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原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分局、现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仍驻蚌埠,管辖安徽省长江以北的铁路。蚌埠是京沪线和水蚌线的交汇点。蚌埠火车站是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一等客站,并经水蚌线、淮南线与京九铁路相连。蚌埠站现日接发图定列车146列、其中动车组列车18列,且是安徽省唯一有进藏列车的车站。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0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和10多个沿海城市。

蚌埠东站现为一等货运站,拥有华东地区大型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大型的集装箱货场。

蚌埠公路四通八达,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京福高速公路(合肥——徐州)、宁洛高速公路(界首——阜阳——蚌埠、蚌埠——南京)已建成。蚌淮高速公路(蚌埠——淮南)、徐明高速公路(徐州——明光},蚌连高速公路(蚌埠——连云港),蚌埠绕城高速公路等正在建设中。

4C级标准新机场已建成投入使用。

现代化的交通区位优势,营造了蚌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未来前景

国家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铁路,将设蚌埠南站。蚌埠高铁客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的长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正在筹备待建的京福高速铁路也将从蚌埠南站引出。作为未来京沪高铁与京福高铁的联结站和安徽省境内规模最大的高铁枢纽,蚌埠高铁客站定位为全国一流的标志性建筑。预计2015年停靠列车40对(其中4对始发),2020年停靠列车73对(其中8对始发),2030年停靠列车92对(其中11对始发)。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蚌埠市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强。现有工业企业1258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6家。已形成以加工业为主,拥有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的工业体系,能生产400多大类、上万种产品。近年来,蚌埠市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资产重组步伐,着力实施“创牌造舰”战略,工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安徽丰原集团、八一化工集团、华光玻璃集团、蚌埠卷烟厂等企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平板玻璃、压铸机、滤清器、灯芯绒、啤酒、玻璃制品、卷烟等产品产量、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柠檬酸和对(邻)硝基氯化苯产量、质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蚌埠夜景

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6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2.90亿元,增长24.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81亿元,增长22.8%。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超全年目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71亿元(超额完成全年350亿元目标),增长40.5%。三是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26.98亿元,增长18.5%。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83.49亿元,增长18.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48亿元,增长16.9%。四是出口下降。全市实现外贸进出额38470万美元,下降2.4%。其中,出口完成33385万美元,下降6.7%,进口5085万美元,增长38.8%。五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完成财政收入76.79亿元,增长16.7%,完成年初预算105.2%。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72亿元,增长15.3%,完成年初预算103.4%。中央财政收入42.69亿元,增长19.6%。市本级财政收入44.66亿元,增长14.8%。六是存贷双增,引进内资提速。全市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77.78亿元,增长19.8%;各项贷款余额335.63亿元,增长13.0%。全市实际引进内资249.0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03.9亿元,分别增长38.3%和41.6%。实现引进外资26794万美元,增长15.5%,外商直接投资24069万美元,增长14.5%。七是县域经济呈较快增长。三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94亿元,增长49.4%,高于全市25.1个百分点。

蚌埠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培育,在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光伏、生物质、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拥有上市公司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培育的柠檬酸、燃料乙醇、乳酸、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滤清器、天然气压缩机、消防车、起重机、太阳能电池及设备、导电膜玻璃等30多个龙头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优势。同时,蚌埠还是国家甲级开放城市,口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机构齐全。现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并已与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蚌埠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内外。

投资环境

蚌埠拥有非常宽广的投资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加工制造业领域,有压缩机、消防车、起重机、船舶、环保设备等机械装备制造类项目;有浮法玻璃、电阻式触摸屏等玻璃深加工类项目;有柠檬酸、生物乙烯、生物医药等精细化工项目;有光伏产业、太阳能发电、新兴电子等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有烟草、食品、酿造、纺织等轻工业项目。在现代农业开发领域,有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园、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等一批合作项目。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有以大禹、双墩、楚汉文化为突破口的旅游开发项目;有古玩玉器市场、玻璃制品市场、农机大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等项目;有金融、保险等服务类项目等等。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

蚌埠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蚌埠市是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崛起、享受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城市之一。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顺利实施,为蚌埠在内的3市设立了每年5亿元的项目扶持资金和每年10亿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我市也制定了20多项支持性、鼓励性的优惠政策,涉及投资项目资金补助、高新技术项目资助、投资上规模现金奖励、投资主导产业资金补贴等方面。蚌埠有良好的承载环境。现有省级开发区6个,特色产业园6个。围绕产业基础和产业特色,重点推进光伏产业园、汽车工业园、船舶工业园、电子工业园、粮食加工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建设,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提供载体支撑。蚌埠有良好的政务环境。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相继建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诉受理中心,完善了外来投资“一站式”审批服务,先后出台了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实行全程代理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努力把蚌埠打造成中部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今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努力为外来投资商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让蚌埠走向世界,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世界了解蚌埠,是我们美好的愿望。作为安徽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不断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的城市,蚌埠将以开放的姿态竭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探讨政务、考察商务、观光旅游、投资置业。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一)割据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 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 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的邑地。

(二)曲阳县 钟离县 泗水郡

秦王朝 建立后统一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三)怀远县 钟离县 泗州

后迭经变更,历经西汉、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佑五年( 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 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

南宋 、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灵璧、五河、怀远县分领,五河县属泗州。

(四)凤阳府

明 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及怀远、灵璧、五河、凤阳县。

清 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五)凤阳县 怀远县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

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

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六)蚌埠市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 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

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

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

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

1983年7月,怀远县、 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改划属蚌埠市至今。

2003年蚌埠市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中市区更名为蚌山区,西市区更名为禹会区,郊区更名为淮上区

建制沿革

史前时期,蚌埠[3]地域上居住的淮夷氏族,已过着农耕渔猎的生活。相传原始社会末期,今蚌埠地域东部曾建立钟离古国,西部曾建立涂山古国。至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继属吴,再属越,后属楚地。后经历代演变,至民国36年(1947年)1月设市,直属安徽省所辖。

一、秦至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实行郡县制后,今蚌埠地域分属九江、泗水两郡。其东部(今凤阳县境内)设钟离县。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今蚌埠淮河北归属沛郡,淮河南归属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复改为九江郡,并在蚌埠西部(今怀远县境内)设置当涂县。

王莽新政时期(公元8~23年。以下省略“公元”二字),今蚌埠地域淮河北更属吾符郡,淮河以南更属延平郡,并将钟离县改为蚕富县,当涂县改为山聚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今蚌埠地域淮河以北为沛国所辖,淮河以南为九江郡所辖;东、西部各复改为钟离县、当涂县。

三国时期,今蚌埠属魏地。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淮河以北隶于谯郡;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废钟离、当涂二县,淮河以南隶于淮南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制,今蚌埠淮河以南属扬州,为淮南郡所领,并复立钟离县;淮河以北属豫州,为沛国所领。

东晋百余年,战乱不止,蚌埠地域建置更迭频繁。淮河成为东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角逐的界河。淮河北于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为羯族石氏所建立的后赵所控制;晋穆帝升平三年(359年),又为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所占据,后于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年),再为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所统辖。今蚌埠西部属当涂县,于东晋成帝年间侨置于江南;今蚌埠东部于东晋安帝年间设钟离郡,治燕县;西南设马头郡,治虞县。

南北朝刘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年),淮河南岸钟离、马头两郡皆归徐州。南齐武帝永明六年(488年),改徐州为北徐州,辖蚌埠东部钟离郡,治燕县;辖西部马头郡,治己吾县。南梁初期承南齐制,后期江淮州郡先后为东魏、北齐所取。东魏武定六年(548年),蚌埠北部设连城县,为睢州所辖。武定七年(549年),今蚌埠地域置楚州,治钟离城。北齐控制江淮时,将楚州更名为西楚州,州、郡同治钟离县;并在西部设荆山郡,治荆山城,领马头县。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将西楚州改为北徐州,郡、县未变。至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今蚌埠又为北周所占,北徐州复改西楚州。

二、隋至两宋时期

隋开皇二年(582年),西楚州改为濠州;废荆山郡,马头县改为涂山县。大业三年(607年),又将濠州改为钟离郡,领钟离、涂山县。今蚌埠北郊则属彭城郡谷阳县域。

唐武德三年(620年),钟离郡复改濠州。武德七年(624年),涂山县并入钟离县,为濠州所领。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后,今蚌埠淮河以南属淮南道监察,淮河以北属河南道监察。天宝元年(742年),濠州再改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钟离郡又改为濠州。贞元四年(788年),濠州隶属河南道监察。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领今蚌埠淮河以北地区。

五代十国时期,今蚌埠淮河以北为宿州辖地,先后为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所统治;淮河以南为濠州辖地,先后为吴(907~937年)、南唐(937~958年)所占据。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夺取今蚌埠整个地区,淮河以北由徐州辖,淮河以南由濠州辖。

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今蚌埠淮河北隶于新置灵璧县,为淮南东路宿州所辖;淮河以南只存钟离县,为淮南西路濠州所辖。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为山东西路领,至金大定六年(1166年)改属南京路。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金兵渡淮攻取濠州。嘉定十二年(1219年),宋军收复濠州,宋、金仍以淮河为界。今蚌埠淮河以南置钟离县,为淮南西路濠州所辖。宝佑五年(1257年),蚌埠西部重置荆山县,为淮南西路怀远军所辖。咸淳七年(1271年),今蚌埠东北置五河县,为淮南东路淮安军所辖。

三、元至民国时期

元,今蚌埠属河南行省政区。至元四年(1267年),淮河北灵璧县改隶于泗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五河县改隶于临濠府,今蚌埠淮河以南地区尽属临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临濠府改为濠州;废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淮河以南皆属濠州钟离、怀远县境。

明洪武二年(1369年),凤阳建中都,钟离县更名中立县,翌年再改名为临淮县。洪武六年(1373年),撤中都设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中立府迁新城改名凤阳府,临淮县亦改名凤阳县;蚌埠西部仍为怀远县,东北为五河县。三个县明初均为中书省凤阳府所领。永乐元年(1403年),凤阳府为南京直隶。

清初,凤阳府为江南省领。顺治十八年(1661年),今蚌埠全境皆为江南左布政使凤阳府所辖。康熙六年(1667年),凤阳府改隶于安徽布政使凤颍六泗道。雍正二年(1724年),今蚌埠淮河以北从凤阳府划入泗州直隶州。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一块属蚌埠,并首设独立行政机构三县司,脱离凤阳、怀远、灵璧三县,直属凤阳府。

民国元年(1912年),蚌埠三县司废,河南岸改属凤阳县,置二区公署;河北岸小蚌埠属灵璧县,一直到民国35年。民国3年,恢复道制,蚌埠河南岸属安徽省淮泗道凤阳县辖。民国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筹备处,但翌年即撤销,仍属凤阳县所辖。民国21年,凤阳县办自治区,蚌埠系其第七区。民国24年,蚌埠与三铺合为凤阳第二区。翌年,凤阳县被安徽省第四督察区所领,蚌埠受其辖。民国27年,凤阳县名义上为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区所辖,因日军侵占,九区各县沦陷,凤阳由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区兼管。

民国27年10月,日伪在蚌埠组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凤阳县直属伪省维新政府管辖,伪县维新政府设于蚌埠。民国29年3月,伪安徽省维新政府更名伪安徽省政府,伪府仍设于蚌埠。民国33年,伪安徽省政府设8个行政督察区,蚌埠为凤阳县辖,隶属第一行政区,并为区治地。

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党军队李品仙部到蚌埠接防。11月,成立蚌埠市政筹备处,翌年接管市区行政。民国36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为安徽省直辖市。

民国38年1月蚌埠解放,先属江淮解放区辖,4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蚌埠遂隶属皖北行署。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销皖北行署,蚌埠市为安徽省直辖。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专区,专员公署驻蚌。1958年11月起,蚌埠市隶属省和专区双重领导。1961年3月撤销蚌埠专区,此后至1985年,蚌埠市一直属安徽省直辖。

[编辑本段]气候环境

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处于秦岭——淮河天然气候分界线上。蚌埠作为非省会城市拥有独立的省级气象中心——淮河流域气象中心。目前城市治安环境也为省内最好,蚌埠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是国内唯一入选2005年度公安部先进基层单位的110指挥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龙子湖广场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内外。

蚌埠市风景秀丽,名胜荟萃。市东龙子湖风景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近有汤和墓、水上乐园、淮河风情园、龙子湖双龙桥公园(龙子湖桥头公园),东邻明皇陵、中都城、龙兴寺、白石山森林公园;西郊荆涂二山隔河相对,相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涂山,还在此娶涂山氏为妻。现存有禹王宫、启母石以及荆山上的白乳泉、卞和洞(相传和氏璧的出处)等诸多名胜散落在青山绿水间。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市辖区:

蚌山区 面积 83平方千米,人口 22万。邮政编码233000。区人民政府驻南山路。

(辖 天桥街道、青年街道、纬二路街道、胜利街道、黄庄街道、宏业村街道、龙湖新村街道、雪华乡、燕山乡)

龙子湖区 面积 162平方千米,人口 23万。邮政编码233000。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

(辖 东风街道、治淮街道、东升街道、解放街道、曹山街道、延安街道、长淮卫镇、李楼乡)

禹会区 面积 125平方千米,人口 22万。邮政编码233010。区人民政府驻红旗一路。

(辖 大庆街道、张公山街道、纬四街道、朝阳街道、钓鱼台街道、秦集镇、长青乡)

淮上区 面积 232平方千米,人口 20万。邮政编码233002。区人民政府驻淮上大道。

(辖 淮滨街道、小蚌埠镇、吴小街镇、曹老集镇、梅桥乡)

县:

怀远县 面积2400平方千米,人口130万。邮政编码233400。县人民政府驻新城区。

(辖 城关镇、新城区、五岔镇、双桥镇、魏庄镇、万福镇、包集镇、苏集镇、龙亢镇、河溜镇、唐集镇、常坟镇、马城镇、孝义乡、褚城乡、古城乡、徐圩乡、兰桥乡、陈集乡、淝河乡、淝南乡、找郢乡、荆芡乡)

五河县 面积1580平方千米,人口 73万。邮政编码233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辖 城关镇、新集镇、沫河口镇、小溪镇、双忠庙镇、小圩镇、东刘集镇、大新镇、头铺镇、武桥镇、浍南镇、申集镇、朱顶镇、沱湖乡、临北回族乡)

固镇县 面积1363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2337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辖 城关镇、王庄镇、连城镇、濠城镇、新马桥镇、刘集镇、湖沟镇、任桥镇、石湖乡、杨庙乡、仲兴乡)

开发区:

蚌埠新城综合开发区、蚌埠高新技术开发区 蚌埠高铁新城开发区

求安徽省蚌埠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以下资料均来自互联网

索 引 号:CA102010602200803003 内容分类: 本级文件

文号: 发文日期: 2008-03-17

名称: 蚌埠市规划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关 键 词:

蚌埠市规划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蚌埠市规划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规划审批分类、办理时限及审批依据

第一节 规划审批的分类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四、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第二节 规划审批的办理时限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经批准同意的发放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核发规划设计条件或作出不予核发的决定。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经批准同意的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四、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经批准同意的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经批准同意的发放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

说明:

1、规划审批应在规定时限内审批完毕,报审中需上报上级机关批准或需经过专家评审和规划公示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规划部门应当将上述内容书面告知申请人。

2、为加快规划审批效率,对部分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可实行同时报建、并联审批方式,其办理时限相应调整为15个工作日: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条件

(3)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单体设计方案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第三节 规划审批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三、《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四、《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五、《安徽省城市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六、《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

七、《蚌埠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八、《蚌埠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相关规范性文件

九、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工程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 规划审批受理的范围、受理的条件

第一节 规划审批受理的范围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除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的以外,下列建设项目应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新建项目需要征用、使用土地的;

2、原址扩建需要使用本单位以外土地的;

3、需要改变本单位土地使用性质的;

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1、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2、单位内部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调整;

3、不需要申请用地的管线、道路工程;

4、规划部门认为其它需要提出规划设计条件的建设项目。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含临时)

1、新建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

2、原址扩建需要使用本单位以外土地的;

3、需要改变本单位土地使用性质的;

4、因建设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

5、已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合同》的。

四、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1、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2、单位内部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调整;

3、规划部门认为其它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

(二)单体设计方案

1、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

2、原有建筑改造需改变建筑造型和建筑立面的项目;

3、城市道路、桥涵、广场、公路、铁路、河渠、港口、机场、停车场及附属设施等;

4、各类杆、管线工程;

5、规划部门认为其它需要编制设计方案的建设项目。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

1、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

2、城市道路、桥涵、广场、公路、铁路、河渠、港口、机场、停车场及附属设施等;

3、各类杆、管线工程;

4、防震、防洪、消防、人防等防灾工程;公园、雕塑、风景区、公共绿地等绿化美化工程。

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规划部门批准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设项目

第二节 规划审批受理的条件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申请人申报的建设项目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申请人具有土地使用权或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城市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出让的土地。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已取得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方案审批文件。

四、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1、已取得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

2、已取得项目所在地块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土地使用权证。

(二)单体设计方案

1、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已获批准;

2、已取得项目所在地块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土地使用权证。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已获得建设地段的土地使用权(市政道路、桥梁、杆管线工程等除外);

2、已取得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和单体设计方案批准文件。

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已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完毕。

第三章 规划审批的申报材料和办结材料

第一节 规划审批需提交的申报材料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蚌埠市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1份,并加盖申请人印章;

2、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其他有关计划文件1份(大型建设项目应有相应设计资质部门做出的可行性研究(选址报告书);

3、1/500或1/1000地形图2份(无1/500或1/1000地形图的地区可提供1/2000地形图),并在其中一张地形图上用HB铅笔标明选址意向用地范围;

4、属原址改建需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须附送土地、房产权属证件一份;

5、需要使用其它单位土地的,须加送土地相关证明一份(原件);

6、规划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注:本办法所称的大型项目是指建设规模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城市重要地段的建设项目、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的工业或仓储项目。

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1、《蚌埠市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申请表》1份;

2、建设工程的计划批准文件(国家有规定的工程为必须);

3、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及附图

(1)持有与拟建设项目用地性质一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的;

(2)经营性用地土地管理部门拟招标、挂牌、拍卖的;

(3)非经营性用地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

(4)涉及土地使用权属共有的,须加送土地权属共有人的同意证明(原件);

4、1/500或1/1000实测地形图1份和电子文件,并在一张地形图上用HB铅笔绘出拟建项目基地用地边界;

5、规划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经营性用地

(1) 《蚌埠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1份;

(2) 土地部门出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附图各一份;

(3) 已核发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4) 标明准确位置、面积的1:500或1:1000地形图1份并电子文件;

(5) 规划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非经营性用地

(1)《蚌埠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1份;

(2) 计划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立项计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3) 有关用地协议并现状土地权属证明(市政类杆管线工程除外);

(4) 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

(5) 规划部门审核批准的建设用地规划方案及审核意见书或规划设计条件;

(6) 标明准确位置、面积的1:500或1:1000实测地形图1份并电子文件;

(7) 规划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1、《蚌埠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申请表》1份;

2、已核发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

3、设计方案文件2套并电子文件;

4、设计单位资质证明;

5、项目所在位置的1:500或1:1000实测地形图1份并电子文件;

6、复审方案应附上次方案审查意见;

7、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

(二)单体设计方案

1、《蚌埠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申请表》1份;

2、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3、设计方案文件2套并电子文件;

4、项目所在位置的1:500或1:1000实测地形图1份并电子文件;

5、复审方案应附上次方案审查意见;

6、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

注:需提交设计方案评审的项目方案报审

(一)下列项目需提交专家咨询委员会审查

1、建设规模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

2、城市重要地段的规划方案;

3、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的工业(仓储)用地规划方案(对城市环境、功能有影响的3公顷以上,对城市布局有影响的10公顷以上)项目;

4、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建筑设计方案,沿主干道1万平方米及以上单体建筑设计方案。

(二)需要提交专家咨询委员会审查的项目由建设单位报市规划技术服务部核算经济技术指标并举行专家评审会,建设单位将按专家评审会意见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并专家评审意见一起报规划局批准。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蚌埠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1份;

2、经批准的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单体设计方案;

3、土地、房产使用权属证件及附图;

4、符合出图标准并加盖建筑设计单位或市政工程设计出图章的施工图1套;

5、有关规费缴纳凭证;

6、有初步设计阶段,应附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

7、属危房翻建的须加送危房鉴定报告(原件);

8、房屋加层的须加送抗震和结构安全鉴定报告(原件);

9、规划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1、《蚌埠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申请表》1份;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3、经规划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

4、消防竣工验收报告;

5、《竣工测量成果报告书》;

6、规划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说明:

1、申请规划审批所需的材料除地形图和特别说明的以外,均可报送复印件(复印件须经窗口工作人员核对原件无误并加盖印章)。上述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应按A4规格(图纸按A3规格)装订成册;

2、本办法中所指的实测地形图均指蚌埠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晒印,复印件无效;

3、本办法中所称的市政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城市桥涵、城市排水设施、城市公用照明设施和城市广场、公用停车场、路名牌、规划道路红线内的空地及上述工程的附属设施;

4、本办法中所称的经营性土地是指用于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土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非经营性土地指除以上用途土地以外的各类土地;

5、涉及上述审批内容调整的须另附原批准文件和说明调整理由的报告,重大调整须附相应单位出具的论证报告。

第二节 规划审批办结领取的材料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一份;

2、盖有“蚌埠市城市规划局业务专用章”的核定选址范围红线图一份;

3、盖有“蚌埠市城市规划局业务专用章”的测绘工作联系单;

4、经审核不同意的,予以书面答复。

二、规划设计条件

1、加盖“蚌埠市规划局业务专用章”的《蚌埠市城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一份;

2、经审核不同意的,予以书面答复。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证件一份;

2、经审核不同意的,予以书面答复。

四、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1、加盖“蚌埠市城市规划局业务专用章”的《蚌埠市城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方案通知书》一份;

2、盖有“蚌埠市城市规划局业务专用章”的规划设计方案图一套;

3、经审核不同意或有重大修改的,予以书面答复。

(二)单体设计方案

1、加盖“蚌埠市城市规划局业务专用章”的《蚌埠市规划局单体设计方案通知书》一份;

2、盖有“蚌埠市城市规划局业务专用章”的单体设计方案图一套;

3、经审核不同意或有重大修改的,予以书面答复。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证件一份;

2、经审核不同意的,予以书面答复。

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1、《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证》一份

2、经审核不同意的,予以书面答复。

第四章 规划审批的办理流程和审批内容

第一节 规划审批的办理流程

一、窗口受理

窗口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按照受理标准查验申报材料。对项目类型不符合受理范围或申报材料不全的,窗口工作人员不予受理,将报建材料退还申请人,并将不予受理的原因或需要补充材料的全部内容和要求及申办人的相关权利、投诉渠道以书面形式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对符合申报条件、材料齐备的申请,必须即时受理,填写并打印《蚌埠市城市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审批表》和《报建回执单》,将《报建回执单》交与报建人作为领取项目办结资料的凭证,并按业务分工将申报项目资料(纸质和电子文档、图件)分发到各个业务科室。同时在规划局办公网络上将相关电子文档传送至具体经办科室,并登记在册。

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二、科室(分局)办理

1、经办科室(分局)负责人负责将项目下发至具体经办人,具体经办人对收到的项目材料进行清点、签收,若申请人提交的项目材料不全、缺乏真实性、有效性或缺少并列审批材料,则应将所需要补交或提供的所有材料、文件、图纸、电子文档资料在一个工作日内经请示科室(分局)负责人后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待所需材料、文件、图纸、电子文档资料齐备、真实、有效后再进行办理;

2、经办人对项目材料进行审查,打印并填写《蚌埠市城市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审批表》。了解申请人的建设要求,并对项目实施现场踏勘,熟悉拟建建设项目的周围建筑、道路、市政及环境等情况。

3、经办人按照审批标准与依据,提出初审意见,绘制附图,签署姓名后报科室(分局)负责人复核;

4、科室(分局)负责人对经办人上报项目的初审意见进行复核,签署复核意见和姓名,并将项目的所有材料(纸质和电子文档)送至总规划师处审核;

办理时限:5个工作日。

三、总规划师审核

总规划师对处室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核,签署审核意见和姓名,并由工作人员将项目的所有材料(纸质和电子文档)送至局长(分管副局长)处审批签发。

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四、局长(分管副局长)审批签发

局长(分管副局长)对项目进行审批,签发审定意见,并由工作人员将项目的所有材料(纸质和电子文档)送至经办科室。

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五、经办科室制作审批文件

经办科室(各规划分局报送的项目由业务对口科室)具体经办人根据局领导签发的意见制作批准文件,由工作人员送达窗口(分局),并将所有审批文件和材料(法律文书和相关图件)整理移交局档案室。

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六、窗口发件、档案存档

窗口(分局)工作人员向申请人发送审批办结材料。

局档案室工作人员复核档案资料,按有关档案管理办法存档。

说明:

1、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城综合开发区和淮上区规划项目申报分别在市城市规划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新城综合开发区分局和淮上区分局受理,其它规划项目申报统一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受理;

2、对通过交换收到的文件局办公室应按文件内容对文件进行分类,属建设项目规划申报的转交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由窗口工作人员对照申报要求通知报建单位备齐申报材料后立案,其它文件由局办公室报送局长签发至相关科室(分局)按行政公文要求办理。

第二节 规划审批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用地性质及四至范围;

2、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

3、地段内及周边城市道路控制条件及相关的河道、绿地、铁路和高压走廊等信息;

4、其它要求。

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1、规划用地的性质和四至范围;

2、用地建设强度要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退让、建筑限高等);

3、市政及公用配套要求;

4、其它要求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用地性质及四至范围;

2、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

3、地段内及周边城市道路控制条件及相关的河道、绿地、铁路和高压走廊等信息;

4、其它要求。

四、建设工程计方案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1、 规划总平面图

2、 规划建筑定位图

3、 规划建筑市政管线图

4、 规划建筑竖向设计图

(二)单体设计方案

1、 建筑的性质、规模、位置、标高、高度等;

2、 建筑的色彩、风格和形式;

3、 其它要求。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建设项目施工图是否符合已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和单体设计方案;

2、建筑性质(住宅、商业、办公、厂房、仓库、商办、商住、市政用房等)、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商业、住宅等)、层数(地上、地下),阳台面积另计、是否开发项目、建筑基地面积、建筑层数(地上、地下);

3、定位条件:

(1)建筑主墙轴线(外墙线)与城市道路、河道中心线的关系;

(2)建筑主墙轴线(外墙线)与用地边界或周边已建建筑的几何关系;

(3)建筑主要轴线焦点坐标或与现状参照物的几何关系;

4、建筑±0.00的标高、建筑自身尺寸;

5、勘测院放线,施工前报验灰线;

6、其他要求。

六、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建设条件、批准的规划建设方案图及审批意见、相关部门意见。

湖州安吉离安徽蚌埠市淮上区梅侨乡政府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469.6公里

起点:安吉

1.湖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20米,左转进入丰虹路

2) 沿丰虹路行驶140米,左转进入胜利西路

3) 沿胜利西路行驶560米,进入迎宾大道

4) 沿迎宾大道行驶860米,左转进入云鸿西路

5) 沿云鸿西路行驶400米,稍向右转进入云鸿东路

6) 沿云鸿东路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递筏线

7) 沿递筏线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安吉大道

8) 沿安吉大道行驶500米,直行

2.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杭长高速公路

3.沿杭长高速公路行驶35.0公里,朝G50/上海/宜兴/苏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泗安枢纽

4.沿泗安枢纽行驶,过泗安枢纽约670米后,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5.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25.8公里,朝南京/湖州/杭州/G2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李家巷枢纽

6.沿李家巷枢纽行驶1.1公里,过李家巷枢纽,右前方转弯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7.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25.0公里,直行进入梯子山隧道

8.沿梯子山隧道行驶39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9.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138.6公里,朝江宁区/南京城区/月牙湖/东山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南京支线

10.沿南京支线行驶1.2公里,过东山枢纽,直行进入南京支线

11.沿南京支线行驶5.7公里,朝二桥/上海/三桥/合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高桥门枢纽

12.沿高桥门枢纽行驶780米,过高门桥枢纽,直行进入沪蓉高速公路

13.沿沪蓉高速公路行驶8.3公里,过万家楼立交桥,朝G36/玄武大道/南京开发区/南京二桥方向,稍向左转进入绕城高速公路

14.沿绕城高速公路行驶4.7公里,过跨312国道主线桥,直行进入二桥高速公路

15.沿二桥高速公路行驶17.3公里,过北汊大桥约1.4公里后,直行进入二桥高速公路

16.沿二桥高速公路行驶120米,过新华东路分离立交约1.6公里后,直行进入沪陕高速公路

17.沿沪陕高速公路行驶3.9公里,过六合南枢钮,直行进入宁洛高速公路

18.沿宁洛高速公路行驶172.4公里,过大刘郢枢纽,朝合肥/黄山/福州/G3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大刘郢枢纽

19.沿大刘郢枢纽行驶10米,过大刘郢枢纽约520米后,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20.蚌埠市内驾车方案

1) 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4.0公里,在蚌埠西/怀远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1.2公里,左转进入禹都大道

3) 沿禹都大道行驶850米,直行进入G206

4) 沿G206行驶2.0公里,左转进入X041

5) 沿X041行驶4.8公里,右转

6) 行驶3.8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梅桥乡政府

安徽省进步最大的三个城市是哪些,你了解多少?

最近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速度突飞猛进,有些普通城市发展的很好,但是也有些地方却停止发展的步伐,先让我们看看近几年来安徽崛起比较快的城市。

淮南市

淮南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我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1984年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著名旅游景点:八公山,上窑山,舜耕山,龙湖公园,茅仙洞,安丰塘,寿县古城等。

安庆市

安庆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素有中国“黄梅戏乡”之称,国粹京剧的起源地。是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著名旅游景点:天柱山、迎江寺、振风塔、菱湖公园、巨石山滑雪场、五千年文博园等。

芜湖市

芜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是我国国务院批准确定的长三角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著名旅游景点:方特,鸠兹广场,赭山,中山路步行街,广济寺,丫山,马仁奇峰等。

马鞍山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陆地面积约40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0万。马鞍山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尤其是它的钢铁产量非常发达,有“钢城”的别称。2018年马鞍山GDP达到了1918.1亿元,位居全省第三

谁能提供 蚌埠市 建设中的较大的农贸市场信息(包括具体位置、面积、招租信息、开业时间等。)

(一)蚌埠光彩大市场

整个蚌埠光彩大市场占地178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店铺面积10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50万平方米,15000个商铺。建设目标定位为皖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按其功能可分为大型超市,标准化店铺,大型地下、地上停车场以及餐饮娱乐服务区等。市场内可按商品门类设置多个经营区。整个市场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交易额150亿元。

一期工程占地613亩,建筑面积41.1万平方米,共建商铺3293个。通过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材料、通讯、日用百货等门类商品的经营,对蚌埠市商业的迅速发展和繁荣,重振皖北商贸重镇的新形象,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光彩大市场二期将建设中国玉器加工销售中心。蚌埠仿古玉器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蚌埠仿古玉器加工选材考究、工艺精、造型古雅端庄、线条飘洒明快,深受国内外玉器商人和收藏者的喜爱,已成为国内三大玉器生产销售中心之一。通过聚合主要分布在太平街华海市场、肉联厂北工地宿舍、延安小区、治淮西路余庆苑小区和车站新村等居民区的现有1300余户加工企业(加工户),形成蚌埠市一个能包容玉器、奇石、书画、花鸟鱼虫等文化产品集散的集中交易平台。

积极采用电子商务技术,建设蚌埠市玉器电子商务交易网。

二、淮上区商贸园区

淮上区商贸园区位于淮上区怀五路以北、淝河路以南、蚌固路东侧及京沪铁路以西范围,约4平方公里。商贸园区包括批发交易市场群和配套服务网点,同时,与约2平方公里的淮上物流园区共同组成淮上区商贸物流产业园区。淮上区商贸园区重点发展五大类商品批发,包括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材装璜装饰商品批发市场、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农机农资商品交易市场和汽车汽配市场和服务园区。

农副产品交易将包括依托国家万亩生态园,以桥北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核心,合并桥北粮油批发市场,引入净菜加工、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和供应链经营思路,形成农副产品交易园区。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批发市场的竞争能力,实时、动态地获得正确市场供需信息,逐步采用网络竞价、网络交易、电子结算等新型组织形式和新型交易方式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优化产销供应链,扩大目标市场范围,使其成为皖北最大的“菜篮子”。

淮上万达往东还有规划么

是的。

东海大道因为万达的入驻而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圈,就在2018年万达再次进军蚌埠淮上区并且以更高端的定位强势来袭。

目前淮上区是蚌埠标准的新城区,商业资源较为匮乏万达的入驻为其注入新鲜力量。更为蚌埠众多投资客带来新的机会。

1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19 上午 01:45:45

    启(公元前21 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 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的邑地。(二)曲阳县 钟离县 泗水郡秦王朝 建立后统一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

发表评论